每到假期,就会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各大医院进行就诊,大部分孩子,都是做牙齿矫正。不过,许多家长都不知道,事实上,如果能够从小就关注孩子牙齿的生长、脱落过程,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也许,完成换牙的孩子的正畸治疗将大大简化,甚至可能根本就不需要采取正畸治疗的方法。
乳牙过早缺失 后续牙齿太过拥挤
现在有很多孩子由于乳牙早失,即乳牙由于龋、外伤、处理不当等过早缺失,从而导致邻牙会向丧失部位有所倾斜,挤占原本继承恒牙生长的空间,从而形成所谓的龅牙、牙齿不齐等症状。
牙齿矫正的孩子 大部分都需拔牙
“如今做牙齿矫正治疗的孩子,几乎60%的孩子,都需要拔牙再做矫正。”牙博士专家说,一部分原因是遗传、饮食、习惯等所致,另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的乳牙非正常脱落,比如虫牙等,导致间隙不足。“家长们存在一个误区,总认为孩子牙齿掉了会再长起来,最后等一口牙齿长齐了,发现并不整齐才会带他们去做牙齿矫正。”儿童的患龋率非常高,但很多家长认为反正乳牙要换的,掉了就任其掉了,缺牙位置不做任何处理。其实,过早缺失的乳牙不作处理不仅会影响后续恒牙生长,还可致牙齿排列不齐,出现错合畸形。
乳牙早失分类2种:第一类是乳尖牙早失,即虎牙早失,其表现常常是导致切牙向远中移动,牙弓前段缩短,造成前牙深覆合与深覆盖。即前牙咬合很深,咬住都见不到下面的牙齿。
第二类是乳磨牙早失,也就是大牙缺失。如果只是个别乳磨牙早失,可使第一恒磨牙前移,以致后继前磨牙因间隙不足而错位萌出及后牙合关系的紊乱。多数乳磨牙早失,则会影响咀嚼功能,妨碍颌骨正常发育,有可能形成单侧后牙反合或前牙反合,也就是常说的“地包天”。
孩子们乳牙的脱落都有其顺序,如果家长们能够在孩子早期乳牙的脱落、特别是非正常脱落过程中引起重视,及时到牙科医院检查、治疗,保持乳牙脱落后的间隙空间,或许后期矫治难度将大量简化,矫治时间也会相对缩短。
保持乳牙间隙 戴间隙保持器
那么,应该如何保持非正常脱落乳牙的间隙呢?这个时候,牙博士专家建议可以通过给儿童佩戴‘间隙保持器’进行预防。特别是乳四,即口腔里第一颗乳磨牙缺失,或者是乳五,即第二颗乳磨牙缺失,6岁左右,第一颗恒磨牙就要长出来,即六龄牙,如果乳四或乳五缺失,其在萌出过程中就会挤占前面的牙隙,由于空间不够,后续萌出的恒牙就会从侧旁”挤“出来,牙齿就不整齐了。
什么是“间隙保持器”呢?牙博士专家说间隙保持器就是使原来乳牙缺失的部位仍保持一定的间隙,在维持牙齿咀嚼功能的同时,让继承的恒牙仍有足够的空间萌出的一种正畸矫治器。间隙保持器可以保持缺牙间隙,防止两侧邻牙倾斜位移,并且间隙保持器种类繁多,如有全冠丝圈式、带环丝圈式、舌弓式等,可以满足不同患儿的需要。
“间隙保持器”价格适中,佩戴方便,不仅能维持后续萌出恒牙需要的间隙,而且能恢复牙齿缺隙处的咬合,家长们可以从小关注孩子的乳牙脱落情况,在孩子4至5岁时及时带到牙科医院检查,并做到随时复诊,“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让孩子们在乳牙替换时都能顺利长上一口漂亮整齐的好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