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牙齿状况一直是家长的一块心病,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生活中的很多小习惯都不好培养,加上孩子对牙齿健康的认知不足,不爱刷牙齿,喜欢吃甜食,让家长很是头疼。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是形成错颌畸形的主要病因之一,约占各类病因中的1/4,畸形的发生及其程度与不良习惯的作用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等因素有关。那么孩子们的哪些行为属于危害他们口腔的不良习惯呢 ?
吮指习惯:
婴幼儿几乎都有吮拇指或小指习惯,被视为正常的生理活动,一般在4-6岁后逐渐减少而自行消失。如果这种习惯持续存在并具一定强度,即可引起明显的畸形如牙弓狭窄、龅牙、开唇露齿等。
吐舌习惯:
换牙期儿童常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及刚萌出的恒牙,如果这种习惯持续较长时间,就形成了吐舌习惯,造成如局部开合、地包天、下颌前突等畸形。
咬唇习惯:
咬唇习惯多发生在6-15岁之间,儿童情绪不好可导致,其中以女孩多见。 咬下嘴唇者易形成上前牙前突、牙间隙、下前牙拥挤、前牙深覆合、下颌后缩等;咬上嘴唇者则易形成地包天、上前牙内倾等;亦可导致前牙深覆盖、上前牙唇侧移位等错合畸形。
偏侧咀嚼习惯:
儿童经常因为一侧牙严重龋坏或者乳牙过早脱落导致不能咀嚼而用另一侧牙单边咀嚼食物。长期偏侧咀嚼可导致牙列中线偏斜、颜面左右不对称等畸形;另外,废用侧牙因为缺乏食物的功能刺激和自洁作用牙颌发育差,更易发生龋坏及牙周病。
咬物习惯:
以咬铅笔、啃指甲最为常见,可形成局部开牙合畸形。
睡眠习惯
儿童睡眠时不自觉地用手、肘或拳头枕在一侧脸下,或者习惯用手托一侧腮部读书或思考问题,都可影响牙颌的正常发育和面部的对称性。
磨牙症
有磨牙症的孩子容易造成乳尖牙和磨牙中度损耗。磨牙症可造成咀嚼肌肉酸痛以及颞下颌关节疼痛。
温馨提示:这些不良的小习惯常不易被家长发现,直到出现错颌畸形的种种表现才被关注,容易错过最佳的干预时机。
因此,提醒各位家长朋友们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以上这些不良习惯。
如果发现孩子牙齿排列不齐或牙颌畸形的情况,应该及时尽早治疗;不同的畸形类型,最佳矫治时机也不同。儿童进行牙齿矫正时,医生会根据具体的畸形类型来告诉你最佳的时机。
如果发现孩子牙齿排列不齐或牙颌畸形的情况,应该及时尽早治疗;不同的畸形类型,最佳矫治时机也不同。儿童进行牙齿矫正时,医生会根据具体的畸形类型来告知你最佳的时机。
地包天
这种畸形对儿童的颌骨发育有比较严重的影响,一旦发生应立即矫正,最早矫正可以开始于3岁半左右,通常只需要3-6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将反咬在下颌牙齿内侧的乳上前牙推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