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需要矫正的牙齿,都是因为:牙量与骨量不协调。所以正畸时,要么就增加骨量:增加牙弓长度(磨牙远移、切牙唇向移动),或者牙弓宽度(扩弓);要么就减少牙量:减小牙齿的尺寸(片切),或者减少牙齿的数目(拔牙)。
不同的医生会给出不同的牙齿矫正方案,但矫正拔牙这件事,可通过以下4点来判断~
1看拥挤程度
牙齿拥挤有轻度拥挤和重度拥挤,牙齿轻度拥挤,片切就够了,但如果拥挤严重,就得拔牙。此外,前牙越外凸,也越倾向于拔牙。
2看侧脸面型
侧脸面型可分为凸面型、直面型、凹面型。如果牙齿前突严重,嘴唇凸度已经超出了审美线,则为凸面型,很可能需要拔牙来内收前突的牙齿,让侧颜更接近审美线,提升侧脸颜值。如果是直面型,或者是凹面型而且嘴巴能正常闭上,则倾向于不拔牙。
3.看下颌平面角
根据下颌角的陡峭程度,可将面型分为高角、均角、低角。
高角面型:脸长,常伴有下巴后缩,适合拔牙。
低角面型:脸的下三分之一较短,脸显得方,不适合拔牙,可能用推磨牙的方案。
4.看生长潜力
对于还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正畸前还要预测生长潜力有多大。由于上下颌骨头还在生长,如果草率拔牙,未来可能会形成凹面型,所以生长潜力对地包天这类错合畸形的影响较大。
如果碰上可拔可不拔的情况,正畸医生会优先选择不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