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蛀牙,其实是一种牙齿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名称叫“龋齿”。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 5 岁儿童龋患率就已经高达 70.9%。
相当于 10 个宝宝中,就有 7 个宝宝有蛀牙!
就拿乳牙来讲,有些家长觉得乳牙迟早要换,蛀了就蛀了呗,其实不然。
乳牙不好,首先会影响宝宝进食,营养摄取不,直接影响生长发育。其次蛀牙造成的乳牙缺失,会导致恒牙萌出异常或咬合异常,孩子的脸型和发音都会受到影响,轻则直接拉低颜值,影响语言发育,重则危及生命。
2020年,深圳一个4岁的男孩,因为乳磨牙发生龋坏,牙根发炎,导致眼眶下间隙感染,最终为了保命,摘除了一只眼球,可见龋齿能给孩子带来无可估量的伤害。
1、龋齿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龋齿产生与口腔细菌和饮食有关,口腔中的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酸,破坏牙齿的有机质,从而形成龋齿。
2、如何预防龋齿?
儿童龋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很多方面,具体如下:
婴儿出生后6~7个月乳牙就开始萌出,2岁半和3岁左右全部萌出。牙齿一旦萌出了,就有被细菌侵害导致蛀牙的风险,应该特别注意维护口腔健康,从孩子开始长出第一颗牙,父母就应坚持每天为孩子刷牙。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饭后漱口也可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
0~6个月,乳牙长出前,漱口最关键。
其次,定期口腔检查,及早治疗龋齿。龋齿的发生和进展缓慢,早期没有症状,不易察觉,出现症状已经到了中晚期,治疗起来复杂,患者遭受的痛苦大,花费多,治疗效果也不如早期治疗好。因此,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到医疗机构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儿童口腔疾病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倡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