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一词为 Crawford 于 1896 年首先提出,在以后一年内迅速被世界广泛采用。当时他遇到一例下颌阻生智齿拨除后疼痛严重并向耳颞部放散的患者,检查时发现拨牙窝干燥、空虚,无渗出物,经内科医生给予止痛剂治疗无效。见拔牙窝内仍无渗出物,故命名为“干槽症”。也有人管它叫“牙槽炎”、“牙槽窝坏死”、拔牙后骨髓炎综合征等。
伴随干槽症的,是拔牙后3~5天的难以忍受的疼痛,甚至牵连拔牙同一侧的耳朵,太阳穴,这种疼无法忍受。但是可怕的是,这种疼痛吃了止痛药也不一定好。
干槽症
干槽症为复杂牙拔除后较为常见、实则不太常见,疼痛十分严重的并发症,最常见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发生率依次为: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其他牙少见,前牙发生率最低。
干槽症自检指南
①疼痛部位和疼痛程度
伴有放射性周边疼痛,向耳颞部,下颌,甚至包括淋巴结也可能有肿痛,此时一定要谨慎,吃止疼药的作用可能也不大。
②留意出现疼痛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干槽症的疼痛不是拔牙后马上出现的疼痛,是3~4天后出现的剧烈疼痛。
③味道
有可能是干槽或空虚的拔牙窝,里面有腐败的组织,并伴有恶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