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的发展史
现代口腔正畸学已发展100多年,
正畸界的鼻祖Angle(安格)首先宣布牙齿矫正技术从其他牙科治疗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并提出Angle 错合畸形分类法,此分类法至今仍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
1928年,安格又设计出方丝弓矫治器,确立了固定矫治器的矫治体系。
我们可以说安格是矫治技术和理论的开创者,是矫治器的发明者。
所有牙齿矫正都需要拔牙吗?
或许很多人都因为害怕拔牙而放弃了正畸。
我们拔牙只是为了提供间隙,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手段。除了拔牙我们还可以扩展牙弓、片切(适度把牙磨窄)等很多手段。
至于患者是否需要拔牙、拔几颗牙等等,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实际测量和影像学测量来决定,绝不是简单的随口一说。
金属矫正会腐蚀牙齿吗?
使用釉质粘接剂对其进行粘结,这种材料早已使用几十年,从粘结到最后的清除,都是安全可靠的,不会对牙齿造成任何伤害。
矫正后的牙齿是不是会松动,以后提前脱落呢?
其实并不会。
不会的。
这可能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在矫正过程中,牙齿在移动和松动完全是两回事。
牙齿的移动是由颌骨的可塑性为前提,而松动多是病理性的,常由于口腔卫生的不佳,牙周出现的问题而引起。
矫正时,牙根会吸收吗?
其实并不会。
因为牙骨质具有很强的抗压性。在矫治力的作用下,牙槽骨逐渐吸收,而牙骨质却没有吸收或仅有少量浅层牙骨质吸收。
牙骨质这种耐受吸收的主要原因是牙根表面总是覆盖着一薄层尚未钙化的类牙骨质,
其对压力吸收较牙槽骨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对深层牙骨质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