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平时也认真刷牙了,但还是感觉不够干净,还有点口臭,本来戴金属牙套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说话,现在连张嘴的勇气都没有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不管是戴传统的金属托槽矫治器,还是隐形牙套,以往的口腔清洁方式已不适应现在的情况,不能有效地去除口腔内的细菌或食物残渣,这是因为:
01、由于托槽的干扰,食物残渣不易清洁,很容易存留在牙齿上,使菌斑集聚生长。
02、牙菌斑和软垢长期围绕于托槽和牙颈部极易引起牙齿的脱矿,影响牙齿的美观。
03、长期积聚的牙菌斑易引起牙龈炎,牙周炎,致使牙龈红肿,易出血。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别着急,让我们一起往下接着看吧!
一、牙刷
如果是摘戴方便的隐形牙套,刷牙时摘下牙套,使用普通牙刷即可;如果是传统托槽矫治器(即我们常说的钢丝牙套),可以使用正畸专用牙刷,它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在刷牙时有效地避开托槽而设计的,进而有效地帮助你清洁矫治器上积存的食物残渣。
二、牙缝刷
矫正期间,使用牙缝刷时,应当先将刷头尽量紧贴牙齿的牙龈边缘斜向嵌入牙缝,再将牙缝刷轻轻转动插入牙间齿缝,通过前后移动来清洁每个牙面的牙垢。
刷牙姿势:
每天早晚,餐后应认真刷牙,时间约3分钟左右,力度应适当。刷牙时,刷毛与牙面呈45度顺着牙间隙及牙面来回颤动,并尽可能将牙刷的刷毛伸进托槽与弓丝之间的部位。
隐形牙套的清洁:
相比钢丝矫正,隐形牙套清洁起来比较简单。将牙套取下,开始刷牙的时候,最好是刷牙3分钟,刷牙套5分钟。
牙套清洁方法:
1、摘下后用清水反复冲洗;
2、用牙刷(可蘸取少量牙膏)把牙套里里外外刷干净;
3、再用清水冲洗;
注意:
牙套和咬胶千万别用过热的水浸泡、冲刷,避免引起材料变形。另外,每次刷牙都需要用正确的方法摘戴牙套,否则也会伤害材料。
三、牙线
牙线是隐形矫正必备的小工具,尤其是钢丝矫正的小伙伴,建议使用正畸专用的牙线,否则不容易穿过钢丝。
在牙齿矫正期间,使用牙线可以有效清洁牙齿邻面的菌斑,有效减小邻面龋坏的概率。特别对于平的或凸的牙面,清洁效果最好。
另外,在使用牙线的时候,注意硬压入龈沟以下过深的组织之内,以免损伤牙龈。
四、漱口水
一般来说,在刚刚进食之后使用漱口水漱口的效果最好,用高浓度含氟漱口水漱口,除了能够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以及部分软垢外,对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疾病都有非常大的益处。不过漱口水不可以代替刷牙。
最后,在牙齿矫正期,除了保持口腔的清洁以外,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如果出现牙箍松动、掉落或是矫正器不符合牙齿等情况,可以进行及时调整,能够有效促进牙齿矫正的进度和效果哦!
做牙齿矫正到底有没有风险?
牙齿矫正就像投资一样,你不知结果会如何?也许会改变你的人生也许会万丈深渊...那么,牙齿矫正到底有没有风险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这项技术的原理。
一、矫正原理:破坏与再生
正畸技术之所以能让牙齿恢复整齐,利用的是破坏与再生的机制。了解过人体机构的朋友应该知道,无论是在什么年龄阶段,人体细胞都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旧细胞死亡,新细胞形成,无限循环,牙体组织也不例外。
事实上,牙齿非常坚硬,但牙槽骨却不一样,后者有着很高的可塑性。牙槽骨的血液循环十分丰富,新陈代谢的速度更快,正畸技术就是利用这一点,使用牙箍形成的外力渐渐破坏牙槽骨的平衡性,对牙槽骨进行重建和再生,从而达到让歪牙复位的目的。
简单来说就是:牙齿受力→传递给牙槽骨→牙槽骨吸收加再生→牙齿移动。
二、矫正的风险:有,但可控
没错,正因为矫牙的原理是破坏与重建,牙齿矫正的风险便在于,如果矫正力度过大,或者方向错误,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则会给牙周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牙神经坏死、牙齿脱落等症状。
不过,这种风险是可控的,专业的正畸医师能将风险控制在较小范围。因此,牙齿矫正时,务必选择正规专业的口腔医疗机构和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正畸医师。
三、术后:坚持佩戴保持器
值得注意的是,若牙齿矫正后保持器佩戴得不好,会导致反弹!这是因为牙齿矫正后,必须借助保持器将牙齿保持在新的位置上,直到牙槽骨完成改建。
实际中,医生一般会要求患者长期佩戴保持器,时间越长越好,尤其是成年患者,这是因为成年人已经错过了青春期这一黄金矫正时机,因此更需要借助保持器的力量。一般而言,成年矫正患者要佩戴3-5年,这期间要注意口腔牙齿卫生,同时定期复查。
牙齿矫正是口腔医学给有歪牙烦恼的小伙伴们带来的美丽礼物,不过,一定要选择正规专业的口腔医疗机构和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正畸医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