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的"血窟窿"一词其实是形象化了,听着吓人,在医学上成为牙床,它是可以愈合的,只是需要时间。
愈合的过程也是牙齿组织再生的过程。
拔牙后的15分钟:血液凝块凝结
医生在拔除牙齿之后的15分钟,牙齿创口中血液会迅速聚集在伤口处凝结成血块。
就像平时我们身体其他地方磕碰流血的道理一样,血块凝结覆盖牙槽窝只是发自人体本能保护伤口形成保护膜,预防细菌侵袭感染。
而为了促进凝血块的形成,这时,医生一般会让患者咬着棉花球30至40分钟。
24小时后:组织纤维"驻扎"血凝块
当血凝块产生之后,组织纤维开始慢慢"驻扎"进血凝块之中形成血凝块有机化,这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牙齿预防细菌感染。
在24小时之内不可以漱口、吸烟、喝酒。
此时牙槽内部依然处于脆弱的阶段,稍加不注意,就会使血凝块脱落,引发牙槽二次出血的状况。
7天之后骨组织开始重生
拔牙后的每一天创口都在变化,而在第7天后,牙槽窝的新骨逐渐形成。
然而新骨从重建到完成则需要3个月至6个月形成,这时的伤口基本愈合。
但由于每个人的牙齿状况以及身体素质不一样,牙齿状况不好的患者也会有恢复慢的情况。
重要的是,拔牙后要按照每一个步骤,细心养护才是最好的。
那么拔牙后该如保养呢?
拔牙后医生会给你棉花球,这时需要咬住半小时至45分钟才可以吐去,切记不能图快而过早吐出,注意咬合力度,不可过重咬合。
术后2小时
两小时之内不能吃东西,饮食要以流食为主,不吃辛辣食物,食物温度不能过高,进食时应避免使用拔牙侧咀嚼。
2小时之内也不可以喝水、漱口、更不能饮酒抽烟。
拔牙当天不要刷牙、洗热水澡,并且避免剧烈活动,少说话。
拔牙后可以不用口服常规的抗菌素,但是因人而异,例如拔智齿时或者是创伤口过大的患者要口服抗生素,具体情况还需听从医嘱。